Mariánské Lázně 捷克第二大溫泉區:瑪麗安斯基 藍澤,又稱瑪麗安溫泉市
台灣跟日本的溫泉是用來泡的,但是捷克的溫泉卻是用來喝的。
史上記載捷克發現溫泉的紀錄,是在1341年的一個修道院,Tepl Abbey;而從1779年開始到1820年他去世為止,在那裡工作的Dr. Josef Nehr大力宣導溫泉具有療效,於是溫泉被歐洲的醫生們當作一種處方,可以治療一些棘手的疾病。(資料來源:Wikipedia,Mariánské Lázně )
我已經忘記是在誰的小說裡面(莫泊桑、卡夫卡、福婁拜),常出現一些醫生會囑咐病人到溫泉區去養病,通常這些病人臉色蒼白、鬱鬱寡歡、體力很差,而醫生則會建議病人要多飲用當地的溫泉或者泡溫泉,一天數次才會有效。
到了這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去溫泉區療養會是個很好的處方:溫泉所在的地方,風景優美,類似度假的好地方,丟下令人心煩的日常瑣事之後,這些有錢有閒的貴族們來到溫泉區,結交新朋友,呼吸新鮮空氣,多走動,身體自然好了,臉色也紅潤起來了。
在庫倫諾夫上車時,是陰天,還飄雨絲,但是接近瑪麗安斯基時,已經放晴
一開始,領隊讓大家在車上小睡片刻。中途在高速公路休息站讓大家上個廁所。
再上車後,他也不讓大家睡了,開始講一些跟捷克有關的事情。鴻海很早就到捷克來投資,而2015年7月,台灣各大媒體更是大幅報導鴻海加碼投資捷克,金額超過31億台幣(25億克朗),"據捷克官方資料指出,去年富士康是捷克第二大出口商,去年產值達1,190億捷克克朗(約新台幣1,517億元),年成長23%,僅次於斯柯達汽車集團。"(資料來源:聯合報產經新聞)
最早進入捷克設廠的鴻海,還將經驗分享給台灣其他電子廠大老闆,如華碩、廣達、大同、英業達、大眾等,也相繼在捷克投資(資料來源:2004年6月大紀元網站),但是大同公司已經確定要在2015年結束在捷克的子公司,應該是因為不賺錢。(2013年12月中時電子報)
飯店很普通,但是房間頗大,浴室也大,整體的感覺就像台灣溫泉區飯店會有的樣子。
飯店最漂亮的地方大概就是在大廳。不過我沒拍飯店大廳或者外觀。我們在等待領隊發房卡時,有團員不小心把桌上裝飾用的玻璃製品掃到地上打破了。破裂聲音還把我嚇了一跳。領隊讓我們放好行李,確認房間有熱水、浴室沒問題、房間沒問題後,就馬上回去大廳集合,因為要帶我們去溫泉迴廊。
從飯店走到溫泉迴廊有一小段距離,而且天氣忽然轉陰天,領隊走著走著,皺起眉頭說糟糕,恐怕會下雨。果然,雲層越來越厚重,風也變大,忽然間覺得有點冷,但是已經來不及回去拿雨傘或者增加外衣了。
走到溫泉迴廊時,天氣不好,腳又有點痠,我完全提不起興致拍照,也擔心雨滴會弄濕相機。
領隊講解完畢,讓大家自由活動一下,之後要集合大家,去吃個晚餐。吃完晚餐,還會回來此地看音樂噴泉。
旅遊愛拍照的人,就是要這樣看老天爺的臉色,求老天爺賞飯吃。
天氣不冷了,太陽出來了,我的心情也好了。
這是我們等一下要回來看水舞的音樂噴泉,Singing Fountain
每年的4月30日晚上9點那次的水舞音樂噴泉,是該年度的第一次噴泉表演,標記著旅遊旺季的到來;而每年最後一次噴泉表演則是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的某一天,由旅遊中心公佈確切日期。
說真的,我其實對於看啥水舞噴泉一點興趣也沒有。如果可以,真想跳過這個行程,不過,跟團嘛,就是要合作一點,旅行社安排了什麼,我們就是要照單全收。不過,水舞噴泉是吃飽飯後的事情,說不定我們可以不要看。
這是一個我當時完全沒注意聽簡介的雕像(還是根本沒介紹?)Statue of Karel Kašpar Reitenberger
查到的資料說,這個人算是瑪麗安斯基城鎮的創始者。雕像是1879年豎立的,用來紀念他的100年誕辰紀念(他出生於1779,死於1860。)前面提到最早有溫泉出現的地方是一個Tepl修道院,這位則曾經擔任該修道院的院長。如果沒有他,就沒有瑪麗安斯基。
這麼一來,我不禁納悶,那英文維基百科裡面提到的那個大力鼓吹溫泉好處的醫生呢?怎麼沒有雕像?
其實是有的。
Dr. Josef Nehr. Photo from here.
在Cross Spring的大廳裡,但是我們沒走到那麼遠。
其實溫泉會所或者迴廊本身是一個商店街,讓來這裡度假的人可以一邊啜飲著溫泉,一邊購物。當然,下雨天可以躲雨,也是一個重要的功能。
不過,我們到的時間其實商店已經準備打烊了吧?總之,我完全沒有去瞭解一下這裡賣些什麼。
也有可能領隊放我們自由拍照的時間其實不長,因此我們就是祇是拍照。
天花板上頭有精緻的壁畫---嗯,精緻嗎?其實也還好。看下一張。
哈哈,好像不怎麼高明吼?Not my cup of tea.
這個溫泉鄉,除了像我們這種來自國外的觀光客,另外會看到很多銀髮族。
我我不是故意要拍Amanda,但是我取景時如果她在畫面裡,我會順便拍下來
有時候會等她離開,再拍一張空景。兩張照片的感覺不太一樣。
Amanda是很稱職的背影model~~~哈哈!因為她走路抬頭挺胸,造型又很亮眼,照片會有個視覺焦點。
這趟我也有很多張被Amanda拍到的背影,但說真的,我的背影實在不怎麼樣,所以,我也就不放上來現醜了。
結果我錯過了品嚐溫泉水的地方。Amanda有逛到,她用自己隨身攜帶的玻璃水瓶喝了一口。
瑪麗安斯基在歐洲也算是鼎鼎有名的溫泉區,來過這裡的名人有:歌德、蕭邦、愛迪生、華格納、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沙皇尼古拉二世、奧匈帝國法藍茲約瑟夫一世等。
其中,一定要提一下歌德。以「少年維特的煩惱」與「浮士德」等作品聞名的他,曾經來到瑪麗安斯基,並且以73歲的年齡愛上了一個18歲的少女(初見面時,分別是72歲與17歲)。兩年後他透過朋友向少女求婚,但是被拒絕了。
傷心的歌德於是離開了瑪麗安斯基,並且寫了一首詩,「瑪麗安悲歌」(Marienbader Elegie),抒發自己的失戀情懷,而這個作品本來只有他比較親近的朋友才看過。老話說,老人談戀愛,像是老房子著火,一下子就燒起來,災情通常也很慘重。大概是感到來日無多,想要最後一次在愛情裡燃燒吧~~~
歌德死於83歲,但是這位因為歌德而流名青史的少女Ulrike von Levetzow,活了95年之久,終身未嫁。
Ulrike von Levetzow(1821年) 歌德(1828年)
而瑪麗安斯基也有歌德與他的謬思女神的雕像。但是我沒有遇到,就只好借網路上的照片了。
Photo from here.
結果集合時間還沒到,我已經無事可做,又回到一開始有雕像跟噴泉的地方。
看到老夫老妻一同旅遊的背影,忍不住要替他們補上一段對話...(雖然這段對話會洩露出我的年齡)
夫:老仔啊,明天初一要吃素喔。
妻:哇哉,大茂黑瓜已經幫你款好勢啊~~~(台語)
夫與妻:哈哈哈哈哈哈~~~~
看不懂的人,你大概不滿30歲吧?這是很久以前大茂黑瓜的電視廣告。
遠方有個建築物,還沒拍到。
但是集合時間到了,我們要去吃晚餐了。中午在庫倫諾夫吃的是三道菜的西餐牛排,晚上吃的是中式菜餚。領隊事先告訴過我們,這個中華館的老闆嗓門特大,人很熱情,是個山東老鄉,他會招呼大家多吃菜,說青菜是他們自己種的,吃了安心。如果不習慣老闆的熱情,笑笑就算了,不要像之前某個團員嗆老闆一句:『幹嘛?你要選里長啊?』
我覺得老經驗的領隊都會「適時」且「適量」地,想要「教育」團員。他們會用以前遇到過的例子,委婉地傳達一些道理,希望大家配合,至少,不要造成失禮的場面。
例如,關於遊覽車的位子,一般採取先佔先贏制。從第一天第一次上遊覽車時,大家坐到了哪個位子,之後,也許這一整趟行程,就是這樣固定下來。領隊就會跟我們說,「如果大家可以接受這樣的位子,那我們就沒問題;但是如果有團員覺得不公平,希望應該每天重新排位子,那就很抱歉,您是我的貴賓,他也是我的貴賓,我不想得罪任何一位,那我們就要重新檢討位子的坐法。」
而關於餐館老闆比較特殊的地方,他先告訴我們,然後引用一個沒禮貌的例子,希望我們不要這樣子去對待別人。結果,我覺得我們這團的團員很乖也很可愛,老闆大嗓門招呼大家時,大家也用禮貌與熱情回應他,老闆一高興,就請我們喝可樂。
另外,領隊也說了,我們會獲得一個免費的溫泉杯,萬一不喜歡圖案可以換(我們也真的換了)。而老楊的餐廳也賣一些觀光客喜歡買的紀念品,例如水晶挫刀。我們兩個善變的女人挑了老半天,一把也沒買~~~哈哈哈!
去餐廳的路上,剛好碰到出租馬車乖乖停在一個停車位裡頭,是專屬的嗎?
這頓晚餐吃得如同打仗一般,壓力很大。因為我們同桌的有一組團體,是三個大人搭三個小孩,菜一上桌,當媽的自然要幫小孩夾菜,吆喝小孩把碗或者盤子空出來讓媽媽佈菜,不過等他們六個人都夾好菜,轉盤轉過來,盤子裡的菜看起來就少了一大半。
我的個性被動消極,吃東西又慢,看到這般陣仗雖然感受到壓力,不過也能理解當媽的心情,就慢慢來。但是Amanda 是濟弱扶傾的俠女個性,她覺得我這樣慢慢吞吞的吃法,肯定沒東西吃,於是又像上次去俄羅斯那樣子,替自己夾完了菜,就順便幫我夾,而且還會催促我:『動作快一點啦,不然你等一下什麼都吃不到!』我被這麼一說,弱弱的說聲:「好啦~」,也趕緊加快夾菜扒飯的速度。
有個這麼會照顧人的隊友真好。(可是明明她是家中的么女,我是我們家長女,怎麼顛倒過來了?)
根據領隊的說法,KOLONADA的意思就是捷克文當中『溫泉』的意思。
不過如果現在Google這個字,跑出來的圖片幾乎都是溫泉餅。捷克的溫泉餅吃起來很像台灣的可藍酥,脆脆薄薄的夾心餅乾。有路邊賣現做的,也有盒裝的讓遊客當伴手禮。
我其實沒走到這麼近,這是用相機Zoom-in拍的
吃飽飯後,水舞音樂噴泉附近漸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看樣子大家都在等晚上七點的這一場。但是一直站著等時間到,絕對不是『勇腳二人組』的風格,我們兩個還是這邊走走、那邊拍拍照,迂迴地散著步。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Mary, 1848(聖母升天大教堂)
Municipal Museum(市政博物館),展出瑪麗安斯基這個城鎮的歷史文物。畫面左邊第一棵樹後面有歌德的雕像。
啊~噴泉水舞開始了,廣場上傳來交響樂曲,人們或坐或站,散落在這個廣場上聆聽、欣賞。
其實,音樂噴泉水舞比預期中來得棒。當下此情此景,以及飄盪在空氣中的古典音樂,顯得如此協調,什麼事也不做,祇是靜靜的欣賞噴泉,竟然可以讓人平靜下來。
當音樂結束,有種滿足的感覺。
不過,這裡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忽然一陣風,把Amanda的帽子吹走了。調皮的風把帽子吹到了照片中白色欄杆的左邊,我們手邊也沒有能夠把帽子勾回來的工具,正在思索怎麼辦時,Amanda已經俐落的翻身爬過欄杆,伸長手臂救回了她心愛的帽子。
太好了,人帽平安。
這裡是住宅區,請汽車駕駛人放慢速度,提防突然衝出來撿球的小朋友~~~
這就是遊客在庫倫諾夫大排長龍的的點心,後來我們到了布拉格也經常看到賣這種點心的小攤。
Trdelnik這種點心在很多國家都吃得到,外型也許有點不同,但是內容物與作法大同小異:把麵糰捲在圓柱體上頭烤,上面加上糖粉與堅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個條目。
我想我大概累了,我拍照的時候居然沒注意到地上其實有個文字說明方塊。
而這篇寫到這裡,我也真的累了,我不想去探討這兩位是誰。
期待萬能的Amanda能替我解答。
我要一路直直走,回飯店了。
邱吉爾餐廳
回飯店路上看到一個建築物,居然是警察局?
又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除了招牌,看不出哪裡像是警察局。
不過,這的確是個警局。我還找到一張全景。想拍這樣子,得過馬路到對岸去拍。
Photo from here.
路上會看到很貼心的設施:方便狗主人清狗便的紙袋子耶。話說,這隻狗很眼熟....我見過。在哪裡呢?
禁止遛狗的招牌上啦....左右相反以為我就認不出來嗎?哈哈哈,破案。
今天實在太累了,本來還想要出來拍夜景的,放棄了,早點洗洗睡了。
-------------------本篇結束----------------
接下來又要隨便聊一下。
在查瑪麗安斯基溫泉的時候,我意外發現了幾件事,很驚喜。
這次就不要提升到彩蛋的等級好了。
這個地方的德文寫作Marienbad,bad應該是德文裡的溫泉,英文裡的bath.
而我們之後會去的Karlovy Vary,德文寫作Karlasbad,英文一般寫作Carlsbad.
我們買的卡通溫泉杯上頭寫著Carlsbad.
另外,在英文維基百科裡面出現這一行字: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zech town. For the film by Alain Resnais, see Last Year in Marienbad.
我想了一下,Last Year in Marienbad?莫非是赫赫有名但是我沒看過的電影,『去年在馬倫巴』?
Bingo!!!
身為六年級生的假文青,如果你曾經把電影當作第八藝術來看待的話,就不可能沒聽過這部電影。
(好啦,其他七項藝術是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建築、雕塑。)
就好像如果你喜歡文學,國中高中去圖書館,一定是站在志文出版社出的那一排外國小說家寫的小說前面,挑一些自己喜歡看的書。就算沒看過或者看不懂,也會知道卡夫卡的存在主義,卡謬的異鄉人,什麼流浪者之歌,因為你多多少少會被「洗腦」,文學,就是這些人筆下寫出來的。
我一直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是聽說過。所以,片名的意思其實是『去年在瑪麗安斯基』....
可是不對啊,維基沒說過這部電影是在這裡拍攝的。
原來呢,這部電影只有片名跟部分劇情跟這裡有關,但是完全沒來這裡拍攝。
這也難怪,如果你去看電影劇情簡介,就知道這是一部充滿問號的電影,是那種本來期待會有「大胸部、大怪獸、大爆炸」卻沒看到的觀眾會罵聲「幹!都亂演。」,丟下空的鹹酥雞紙袋在地上後,揚長而去的反應。
而假文青看完之後,因為不懂所以不敢說難看,但是為了誠實又不好意思說好看,會努力想弄懂電影所以又買票看第二次,並且在這當中拼命閱讀影評,感動之餘在臉書上更新動態為:「看了第二次的去年在馬倫巴,我只能說這真是一部承先啟後的好電影」。
這電影海報本身就很假掰,植物都沒有影子,只有人物有,因為影子是畫上去的。
以下是來自維基百科的劇情簡介:
在一座城堡中,一個劇本中代號為X的男人在搭訕代號為A的女人。X聲稱一年前兩人在馬倫巴相遇,並約定在今年重逢時私奔;A則堅持說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另一個代號為M的男人,可能是A的丈夫,不停地通過在尼姆遊戲中打敗A等方法來打擊A。
電影通過模稜兩可的倒敘、時間空間的無序變換來刻畫人物間關係。同樣的事件和對白在城堡不同的地方重複發生,中間夾雜著在城堡走廊中走動的鏡頭。
總之,這是一部相當考驗觀影者體力、耐力與風度的電影。
最後送上網路上其他的照片。
Photos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