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早上在中國時報論壇看到這篇文章,讓我心有戚戚焉,將幾個精彩的段落唸出來給爸爸與欲揚聽。剛好這陣子我的網誌附標題叫做『我有說過我討厭過年嗎?』作者這篇文章似乎正在與我呼應一般。

不知道其他的人如何,不過以如謙來說,他今年舊曆新年的行程滿檔,幾乎跟我類似,要當好兒子,陪同母親大年初一到嘉義踏青、大年初二陪著回媽媽的娘家(下午)以及老婆的娘家(晚上)、大年初三則陪老婆參加老婆的同學會,大年初四也是有飯局,下午大家去唱KTV,晚上又到精明一街買衣服,他絕望的怒吼說:『我星期五要上班了~~~我這幾天都在為別人而活~~~我大年初五一定哪裡都不去!』

嗯~沒錯啊,從舊曆年除夕之前的五天開始,我也漸漸的失去了個體的主體性,必須融入整個『過年』的步調與氣氛當中,自己平常想做的事情必須放到一邊,沒有私人行程可言,在這種時候,家族與家庭的約束力量受到傳統習俗的加持,每個人頭上都有個緊箍咒,繃得每個人頭痛欲裂,而咒語就是可怕的過年音樂所唱的:『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接下來的『恭喜恭喜恭喜你啊~』聽起來就像台語說的『摃死摃死摃死』你啊......

不過說真的,真的把過年取消了,還真是會有點寂寞吧?在藍教授這篇『你也不喜歡過年嗎?』的後面,補上一篇韓良露的『好好過年』,真心想要過好年的人,不妨可參考參考!


你也不喜歡過年嗎
藍佩嘉

    根據一份問卷調查,只有六成多的受訪者真心喜歡過舊曆年;另一方面,三、四十歲的中壯年族群中卻有高比例表示不喜歡過年。男人覺得閒的發慌,女人抱怨忙的要死。為紅包煩惱的你,為年菜憂心的妳,是不是這統計數據下萬頭鑽動的一員?

    你一定記得剛過去的新曆年,搭著輕便的捷運,來到信義商圈。在這片年輕的廣闊基地上,旗艦百貨與摩天大樓像積木般地快速座落。不論是有伴的、沒伴的、失意的、得意的,都在擁擠的陌生人群中溶解,齊頭張望著一○一寶塔,看幾千萬的預算燃燒成幾秒間的燦爛輝煌,我們興奮地喊著happy new year,熱切地相信明年一定會更好。 

新曆年的跨年儀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搭建出來的都市嘉年華,召喚著個體化的消費者,群聚為匿名而流動的群眾。舊曆年的過年風俗則是固著的親族秩序與社會關係的體現:肩負著為人子女、媳婦、女婿的義務,前往履行家庭團圓的傳統劇碼,返鄉的車潮塞在動也不動的高速公路上。

    不喜歡過年的男人最煩惱的是壓歲錢,不僅因為財務支出大增,經濟壓力更甚平常,更重要的是,給紅包這件事象徵了男性作為父親、兒子的社會位置,而紅包的厚薄,體現了他們是否能夠成功地擔任家庭生計的主要提供者。麻將桌上的隨意對話:「年終獎金多少?升官了沒?」,也無形中變成了這一年的事業表現、男子氣概的年終體檢。

    更多女人不喜歡過年,大掃除與年夜飯帶來的家事負擔,讓年假比平日更忙碌。核心家庭的居住形式,固然讓多數台灣女人迴避了大家庭裡的婆媳衝突,過年期間卻是無可選擇的要回歸「媳婦」的角色扮演。除夕回婆家、初二回娘家的傳統風俗,彰顯了父系家庭的親族秩序中,女人作為「潑出去的水」的位置。

    有個女性朋友的婆婆甚至厲聲警告媳婦說,初二之前跑回娘家會帶給兄弟厄運,即使是婆婆自己的女兒,從北部驅車南下,提早到了一個小時也要在坐在車裡等,直到午夜鐘響方可進門。

    許多單身者也不喜歡過年,特別在父母辭世或是父母隨兄弟居住的狀況,要去哪裡過年都顯得尷尬;親友聚會時的關心問候:「什麼時候要結婚啊?」,似在催促著異性戀家庭體制外落單的人,速速歸隊定位。尤其是未婚女性,人間過年的尷尬反映出她們在父權系譜中的邊陲地位;根據傳統禮俗,往生的未婚女性只得被送去姑娘廟、不得入主宗祠,是不受家族後代祭祀的孤魂。

    當然,許多的傳統與習俗都在鬆動與轉變。資本主義已伺機而動,在社會關係的縫隙裡,提供各種家務勞動與家庭責任的外包,有人購買現成年菜,有人雇用清潔公司來大掃除,有人索性去飯店吃年夜飯,可能的話,乾脆把娘家和婆家邀出來開兩桌,閃避到哪邊過年的難題,同時兼顧「好媳婦」與「乖女兒」的角色。更明顯的是,越來越多的人乾脆藉由出國旅遊的流動,來逃脫在地的親族秩序與過年儀式。

    你皺起了眉頭說,唉,這樣的過年不是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舊曆年難道真是一隻「年獸」,吼出親族秩序與成人生活的種種不可承受之重?還是新曆年好吧,那麼輕飄飄又甜蜜蜜的。

    我說,讓我們用新的滋味過年吧!有個單身朋友說,今年除夕不回家,隻身在台北城玩賞難得的平安夜。有個同志朋友說,今年不躲在異性戀的衣櫃裡了,和自己選擇的、雖然父母不認可的家人,相擁吃一頓團圓飯。有個已婚的男性朋友說,今年除夕輪到跟太太回娘家過,他下廚燒一鍋佛跳牆。

    沒有歷史的信義商區總是讓我覺得太不真實,喧鬧的新曆年晚會實在銅臭味太重。年的餘韻仍濃,讓我們過舊曆年如老城更新,在蜿蜒糾結的小巷舊街裡,用生活的行走、不同的步伐,來創造包容差異、新舊並蓄的「年味」。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讓我們持續地書寫與豐富關於家庭的定義與慣行,歡喜來過年。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2006.02.02  中國時報

好好過年

韓良露

     好好過年,是要用點心思的,這樣的年,也許會留下一點特別的回憶,讓時光又重回童年的歡喜過年吧! 

    今年春節,給自己訂了個約,要好好過一回年。

    今年春節,給自己訂了個約,要好好過一回年。年,有這麼難嗎?很多人都糊里糊塗過了,在家睡大頭覺、上網、看小說、看電視、看DVD,東混西混。年,只不過成了個較長的假期,吃過除夕團圓飯後,就不知年假和平常的長假有何不同。

 

    身邊不在台北過年,外出避年的人越來越多,去東京、巴黎、雪梨、吳哥窟的人有,過年成了旅行假,所有年節的禮俗都可以免之,尤其年紀稍長的人,不用到處發送紅包了。

 

    
    年,過至此,真是生活的悲涼。所有生活中美好的儀式,都不再為大多數人珍惜,比較起日本人過年重視年菜料理、年節祭典,我們真是禮失。

 

    
    今年,遠方、近處的家人都要來我家過年,我思量著要過個像樣的年。所謂像樣,至少要有點小時候過年的樣子。

 

    
    首先要準備紅紙,農曆十二月廿四日寫幾幅春聯,不能往平房大門口外張貼供路過行人看,至少要貼在公寓門口給對門鄰居瞧瞧,還有要好好準備年夜飯,從過年前兩個禮拜,就不時去逛傳統市場,一點一點地買做年貨,買火腿、家鄉肉、魚、腐皮、寧波年糕、糖年糕、髮菜、竹笙等等;也訂定了今年要遵守古禮,年菜從除夕團圓飯要吃到開市。

 

    
    年夜飯中一定要有十樣菜,特紅蘿蔔、蓮藕、木耳、茸、豆腐乾、香菇、慈菇、黃豆芽、生薑、蔥切絲炒好,夾在春餅中來吃,象徵十全十美的春盤。

 

    
    也要準備杭州魚圓燉湯,吃個團圓意,自己包蛋餃,象徵金元寶,取財氣。另外,準備一對元蹄和全魚,既可成雙成對,又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另外要做個全家福,有福壽雙全的髮菜、金絲冬粉、節節高升的筒子,生生不息的竹笙、如意吉祥的黃豆芽,加上團圓魚丸與元寶蛋餃。

 

    
    大年初一元旦當天,要準備個傳統的五章盤,特艾、芹、蔘、蔥、蒜等五章同煮,有去邪吉祥之意,另外要煮個元寶茶,用紅棗龍眼煮糖水,初一大早還沒刷牙前先喝一小碗,取一早得貴之意。

 

    
    今年要在家中備個小時候的果盒,要有代表長生的花生、吉利的橘子、蓮子、瓜子、粟子、松子、杏仁等等。

 

    
    初一還要吃年糕及發糕,祝發達與高昇。初二要吃餃子,是吃財神大元寶之意。初三要吃餛飩,吃的是小元寶。初四要吃麵,既可綿綿長命又可免除災難。初五要吃饅頭,象徵福德圓滿。初六迎財神,要吃元寶鯉魚湯,有利有餘,傍晚還要喝財神酒,古代中國人喝的是屠蘇酒,現在只有日本人會這麼喝了。

 

    
    今年我打算好好過年,直到初七立春才去京都旅行,家裡早買好的寒梅及水仙盒景,那時已開得粉白艷紅好不熱鬧了。

 

    
    好好過年,是要用點心思的,這樣的年,也許會留下一點特別的回憶,讓時光又重回童年的歡喜過年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tysal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