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圖可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這本書跟我之前看的「流理台下的骨頭」有點類似,描述個性迥異的三姊妹所遭遇不同的人生故事。

犬山家的三姊妹貫徹她們的家訓:既然人終有一死,既然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會走到生命的終點,何不拋開煩憂,開心就好。

次女治子是個女強人,連在愛情上頭也習慣主動出擊,在旅遊途中邂逅了現在的男友熊木,只是因為想確認一下熊木有多溫柔,因此,她出手了。熊木雖然溫柔,卻是個運動雜誌的自由撰稿人,收入不穩定,於是熊木通常待在家裡,多少做些家事。

三女育子是最我行我素的一個。她在高中時代,曾經跟車站認識的歐吉桑上床,原因是她跟兩個姊姊的年紀差比較多,老愛問姊姊們「和男生交往是怎麼回事?」「戀愛是什麼?戀愛是怎麼開始的?」但是兩個姊姊都不把她放在眼裡,也不把她的問題當真。於是,育子有一天下定決心,「好,我要來談戀愛。」但是她出手的對象,卻是車站裡頭一個幹粗活的歐吉桑。透過這個人,育子又認識了很多歐吉桑,大部分都是幹粗活的,有些人是無業遊民,好像還有街友。

育子說:「我開始有一點懂男人了。男人都很有力,很溫柔,但很孩子氣,很怯懦。」

事情被育子讀的女校知道後,是育子的爸爸出面的關係,才沒有被勒令退學。育子是真的跟那些人交往,而不是後來流行的援助交際的方式。

二女治子很容易理解,但是三女育子這個人物非常...不真實,非常小說人物的感覺。她內心似乎充滿了愛與諒解,對於周遭的人,她彷彿以一種俯視的態度愛著大家,雖然不是教徒,卻喜歡在自己房間擺設聖母瑪麗亞的肖像,喜歡牧羊人與羊群的圖畫,喜歡天使的圖像。她會主動關懷已經分居的爸媽,主動聯絡姊姊們約好吃飯。對於很容易就釣到的男人,也可以很輕易就拋下。

如果可以,我想當治子;但是我會非常喜歡有育子這樣的妹妹。

至於長女麻子,則是家暴的受害者。

這是我第一次從小說作品裡頭,感覺自己總算比較了解家暴受害者的內心世界。以前我總是要納悶,如果這個男人有暴力傾向,女人為什麼不趕快離開他呢?為什麼還替施暴者講話?難道真的是受虐狂嗎?

麻子的案例,也許就是大多數受虐婦女的寫照。麻子的丈夫邦一,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但是他會為了一些小事對妻子動粗。在小說前半段,麻子打掃著庭院,因為丈夫很愛乾淨,只要看到有不乾淨的地方,就會不高興。

麻子看到自己脫下的拖鞋前方,黏著一片枯葉,不禁皺起眉頭。她在玄關蹲了下來,拿走枯葉,想起丈夫不高興時的表情。雖然聽說有些丈夫會毫無理由地對妻子施暴,但麻子的丈夫不會做這種事。他每次不高興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很正當的理由。

看到這邊,讀者應該就明白了,麻子的丈夫也會對她施暴。而麻子認為丈夫的理由非常充分。

於是,我們看到麻子每天緊繃著神經過生活,她的手機裡面唯一的聯絡人就是丈夫的號碼。外出購物時,只要天色變暗,她就會不安,如果丈夫似乎不高興,她就提心吊膽,等著丈夫出手打她,以及之後抱著她痛哭、道歉。

邦一絕對是有病,但是麻子卻反而幫忙掩飾邦一的家暴行為,因為她將自己被毆打的原因解釋成是她自己單方面的錯。我想,大部分的施虐者都會合理化自己粗虐的行為,而被害者也因為權力不對等,或者在暴力的威脅下,接受了那樣的想法。

當治子與育子察覺了姊姊麻子的異樣,想伸出援手,反而被麻子拒絕。邦一知道自己揍妻子的事情被發現了,自己也非常恐懼,怕麻子離開他的恐懼也讓他無法呼吸,但是他處理恐懼的方法,就是更變本加厲的毆打麻子。只要麻子一天不離開,他就確認了麻子對他的愛。

一直到有一天,麻子在超市看到另一個受虐的婦女,麻子偷偷觀察對方很久了。受虐婦女的神情,在麻子眼中是很熟悉的,只不過她自己目前還掩飾的很好,但是她忍不住管了閒事。她鼓勵這個受虐婦女逃離丈夫身邊,而她自己也因為主動幫助別人,重新審視自己遭遇的情境。

我覺得作者將麻子的心理狀態,描述得非常準確。我每次看到關於麻子的描寫,就會手腳冰冷地替她擔心,她該怎麼回到那個令人窒息的家,如何面對莫名暴怒的丈夫,如何掩飾一次又比一次嚴重的傷勢。

麻子幸運的地方,在於她有姊妹與母親當後盾。最後她終於能夠下定決心與丈夫對抗,並且走出那個沒有愛的房子,重新自由,真是太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tysal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