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ddons.books.com.tw/G/001/1/0010291731.jpg)
書的一開始,作者預言了2015年的元旦在台灣發生的事情.
那個預言場景裡面,台灣遭遇的問題有:預算爭議政府停擺,
中國與美國都失去了興趣,反背叛法公投(防止不愛台灣的
人掏空台灣,所以禁止企業外移或者個人移民.),最後言語
衝突變成實際暴動,政府宣布進入戒嚴.....
雖然很可怕,但是,沒有人敢保證台灣未來覺對不會發生那
樣子的事情. 是的,只要政治人物繼續故意撕裂人民,爲了
選舉就要掀起仇恨,而不是放下仇恨,只要人民老是只有
立場沒有意見,只看到藍綠不看真相,那麼,我們離那一天
並不遙遠.
整本書第一章談十年遠見的思維
從過去十年(1995-2004)
的教訓,要從時間縱深中尋找"長期合理性",好對抗台灣社
會的健忘症與過多的新聞.
第二章談戰與和的選擇
李扁路線賭中國終將崩潰,但是,台灣在國際自由貿易協定
潮流下所面對的威脅,不是中共犯台,而是被中國勢力邊緣化.
作者提出了一個和平相處的三大原則.
第三章談民主的挑戰
曾經,民主是台灣想像中的救命丸,但是現在大家發現,民主
其實只是necessary evil,人民當家了,但是人民卻用情緒做
決策,全體人民被劃成藍綠兩個板塊,通常爲了多爭取一個
席次,讓最優秀的人物落選,保住了吊車尾的爛人..台灣的
民主還在幼稚園階段,優質的民主要如何達成?
第四章談喚醒迷惘的社會
我很喜歡這一章,作者提出了很多對症下藥的洞見,例如:
不再知道教育為何物的迷惘--
不再知道追尋答案為何物的迷惘--
不再知道標準為何物的迷惘--
不知道真實本土為何物的迷惘--
不知道老化危機為何物的迷惘--
面對暴戾之氣束手無策的迷惘--
在各章節當中,作者點出了台灣從前質樸善良的風氣漸漸消失
但是新的價值觀尚未建立,或者是錯亂的,因為社會急速的變化
之下,沒有新的典範產生,人民是迷惘的
例如教育改革工程,當初都是良善美意,但是結果呢?
誰說學習一定是快樂的?學習的過程一定也會有挫折與辛苦,
但是不斷減輕學生課業內容的結果,學生並沒有比較輕鬆,
但是程度變差了!
第五章 從集中到多元分散的台灣經濟
作者提出國際化 公平化 與 分散化三個準則
第六章談到用十年重組正常國家
這邊談到的正常國家,定義也許跟台獨人士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但是,最後面作者附了另外一種十年後台灣的想像場景,比起
一開始的預言,另外一個版本真的美多了..雖然不是最完美的,
但是讓人比較放心...
強烈建議大家看這本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