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a是個男人婆,在工作上表現優異,雖然還很年輕就成為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夥人。在床上,她也要主導一切,一腳踢掉一夜情的男人,雖然叫錯男人的名字,但是她給的指令非常清楚;爽完了,你該走了。


一通來自很久沒有連絡的母親的電話,告訴Kaisa,她的母親罹患絕症,在世界上的日子所剩不多,母親希望Kaisa 去挪威一趟,把父親接到蘇格蘭的亞伯丁某家醫院,一家人聚一聚。說起來還是蠻八股的劇情。Kaisa百般不願意,卻還是飛了一趟挪威,找到了父親經常待的酒吧,出示自己的駕照,以表明自己是多年不見的女兒,這當中,連叫聲爸都省了。


本來這個任務可以很簡單的,搭飛機一下子就可以完成,但是編劇與導演卻不斷製造衝突與對立,為了拉長這對父女的相處時間,首先是被空服員拒絕滿身酒味的父親登機,接著遇到爆胎,然後是父親爛醉在花園當中,女兒請警察協助她將父親送到警局過夜,而後父親因為生氣而偷走女兒錢包,又遇到一群鬧事混混。整個過程非常不平順,而Kaisa彷彿一個青春叛逆期延長的女兒,充滿怒氣,對嚴重酒精中毒的父親沒有什麼好臉色。


飾演父親的演員表現非常細膩,如果沒有他,這部片恐怕就會淪為灑狗血的龍捲風系列,但是這個演員把酒鬼父親的身不由己、貪杯軟弱、自我嘲諷,表達得非常好,讓人對他又生氣又無奈。最棒的是他的眼神。後來我才發現這是一個有名的瑞典演員。







Stellan Skarsgård Homepage


這部片子無法說服人的是關於父親為何酗酒的原因。也許喝酒過量的人不需要原因,只是因為貪杯,但是電影在母親的病床邊試圖還原當初父親喝酒的理由時,讓人覺得太薄弱了點。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但是令人懷疑編劇來個大逆轉是為了讓父親的酗酒合理化。

結局算是溫馨的,臨終前的女人利用自己的死亡將她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拉在一起,而這趟旅程讓這兩個人去了解生命中什麼是最根本的價值。對Kaisa 來說,她看低男人,拒絕去愛與付出,是因為她一直沒有處理好她對於雙親的憤怒,內心深處她依然是那個盪著鞦韆開心迎接父親回家的小女孩。對Thomas (父親角色)而言,他的自我放逐來自於妻子吵架時的ㄧ句氣話,讓他對於所謂的家庭觀念完全質疑,但是劇終他的決定,卻說明了聯繫家庭向心力的因素裡面,血緣關係也許是最常見的理由,但是還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東西存在:依存與信賴,認同與回憶。

子女成長過程當中,父母曾經是一片天與地,在他們撐開來的世界裡,父母彷彿神一般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但是隨著子女漸漸長大,我們了解了自己的父母其實也只是凡夫俗子而已,他們不見得比我們的鄰居更有學問、或更高尚。很多問題他們也無法提供答案,甚至於有時候他們還可以成為問題本身。這時候,剩下來的只有記憶當中美好的片段,如同電影當中那段泛黃、慢動作播映的回顧片段;Kaisa綁著頭髮盪鞦韆,爸爸開車回家,小女孩跳下鞦韆奔向父親,父親把女兒高高舉起,兩個人都一臉笑意。而事實上,對父母來說,與小孩最甜美的回憶可能也都留在過往。過了青春期之後的小孩,個個批判火力全開,說起道理頭頭是道,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留著鼻涕很好唬弄的小朋友了。Thomas看著箭拔弩張渾身是刺的女兒,說:"你怎麼會變這樣子?你曾經是很可愛的。"Kaisa翻了白眼,從鼻子蔑視地噴氣,父親繼續很認真的說,我不知道你自己記不記得,但是你小時候好可愛。

父母與子女,早晚好像都要讓對方幻滅ㄧ下。對於父母,不能苛求太多,對於子女,也不要期望太高。早點接受真實的洗禮,以免對對方有著不切實際的怨懟。

在這段旅途中有個早上,Thomas叫醒睡夢中的Kaisa,帶著她到森林裡面看他發現的一個古堡,沿路上Thomas說學逗唱,讓Kaisa好開心,不禁感嘆:”如果能夠每天都這麼開心,多好!”逆著光的Thomas背影,看起來似乎是個可依靠的父親。但是一走到Kaisam與觀眾看不到的轉角處,觀眾跟著Kaisa都聽到了刻意收音放大的轉開酒瓶蓋聲音,以及酒瓶中金黃色威士忌傾瀉到喉嚨中的液體滑動聲音。跟觀眾一樣,Kaisa心裡面大概想著;喔!酒鬼就是酒鬼,不會改變了!不該對他懷抱希望的!這一段大概是最讓觀眾認同Kaisa的地方吧?成癮的人,常常讓別人失望。

但是父女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抹滅的,在打群架的場景,Kaisa主動言語挑釁之後,場面混亂,克萊夫拉了 Kaisa匆忙上車,她被揍了幾拳,臉上掛彩,但是倒在後座上第一句話還是問:我爸上車了嗎?之後父親替女兒頂罪入獄,也好像非常理所當然了。

以上,一些感想。

ps這電影很難找到圖。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tysal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