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月份我從學校圖書館一次借了五本土屋隆夫的推理小說,分別是天狗面具、天國太遠了、紅的組曲、針的誘惑以及獻給妻子的犯罪。之前已經談過土屋隆夫的三本小說(危險的童話/影子的告發/不安的初啼),一本寫一篇,但是這次打算以我的喜好程度排序(越後面的越喜歡),大略談談最近看的幾本。

 
由此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  

按照寫作年表來看,『天狗面具』算是土屋隆夫踏入推理小說界的第一本重量級長篇小說。也是在這本小說當中,土屋隆夫提出了他最為人知的推理小說公式: 

事件  除以  推理   =    解決

也就是說,「推理小說是一種除法的文學」,最後得出來的答案一定要是整數,不能有任何的餘數。在這本書當中,土屋隆夫採取的寫作方法,是類似說書人那種方法,作者不斷跳出來打斷讀者的閱讀,前面幾個章節還會加上()代表這是作者躲在舞台後面插話,到了最後謎底快揭曉之前,作者本人還堂而皇之地現身在舞台上,夫子自述般地針對推理小說的理論侃侃而談。

其實,我挺討厭這種寫法的。閱讀的樂趣往往會被作者忽然跑出來講幾句話的括號中斷,一直意識到作者(=神)的存在,理解書中角色是在作者的安排下犯下罪行,也感到身為讀者,只能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忽而驚嘆,忽而失神。

唯一一點比較有趣的,是作者向讀者們坦白,在他一開始撰寫這篇故事時,他的構想裡完全沒有白上矢太郎的存在。矢太郎正是作者本身也無法預測的不速之客。

我看過很多小說家有類似的說法。一開始是作者在寫故事,但是後來,是故事在寫他們。故事會擁有自己的生命,好像一棵植物一樣地在令人意外的時刻,按照植物(故事)本身的意願而成長,作者其實只是幫忙謄稿出來而已。如果土屋隆夫很誠實,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他寫著寫著,忽然覺得一開始的主角---土田巡查,沒有能力解開天狗面具之謎,連土屋隆夫自己都覺得土田巡查沒有說服力。這時候忽然跳進來一個對於推理小說非常著迷的老同事白上矢太郎,助土田一臂之力。(其實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誰是名偵探了呀......)

至於人類對於宗教與政治的狂熱,所帶來的究竟是救贖還是更多的罪孽?土屋隆夫在1958年的「天狗面具」裡告訴我們答案了。




 由此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我喜歡這本書名。不過看完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天國太遠了」是一首當時流行的靡靡之音,造成一陣自殺潮。而書中一開始被發現的一具冰冷少女屍體旁,也放著一張少女筆跡所抄寫「天國太遠了」的歌詞,再加上唱片機裡頭放著的也是這張唱片,因此少女被認定為自殺。

不過,本案的破解,卻因為四顆鈕扣,才整個扭轉過來。少女並非自殺,而是加工自殺。

書中的主角---久野大作,是刑事組警察,往往為了努力辦案而犧牲了家庭生活,故事一開始是以他跟妻子之間的不愉快拉開序幕。(土屋隆夫非常擅長描寫夫妻之間的相處與對話模式。在他的勾勒之下,每對夫妻的相處之道都有些微的差異與相同之處。千草檢察官夫婦與久野大作夫婦之間的相處,就不太一樣。)本來答應要隨同妻子在休假時去參加親戚的喜事,沒想到少女的屍體被發現後,休假被迫取消,因為久野的上司親自開車過來接他一同去辦案了。

妻子頗有微詞,嘴裡叨念了幾句,引得久野不快,扯下大衣上頭有點鬆脫的鈕釦丟向妻子並且咆哮:「有時間囉唆那些,還不如趕快把丈夫的鈕釦縫好!」妻子紅著眼眶,唯唯諾諾地樣子,讓他後來也覺得自己太過份了些。

這本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是:「刑警是磨損鞋子和神經的行業。」這是久野剛任刑警時,前輩跟他說過的一句話。

這句話二十幾年來一直刻在他的心坎上,就好像體臭一樣滲入肌髓。就算累個半死、筋疲力竭,也要金持到底,能不能戰勝拼命逃亡的犯人往往就在最後一擊。

根據這樣子的描寫,讀者就安心了,這代表久野大作也是個死硬派的難纏角色。通常推理小說當中,誰是A咖,誰是B咖,在第一章就看得出來了。福爾摩斯當然是A咖,華生是B咖。華生存在的功用,是讓福爾摩斯有個對話的對象,免得他每次都只能自說自話。另外,華生有時候也可以提供一些錯誤的推理誤導讀者,好讓福爾摩斯給他來個當頭棒喝。

這本書有個小缺點,就是...每次久野領悟了某些關鍵點,往往都是因為旁人不經意的話語,電光火石,擦亮了久野腦袋裡的燈泡,「登!」,亮了。

例如,鈕釦的關鍵,是因為妻子晚上替他縫上大衣鈕釦時夫妻的對話,妻子的一句話讓久野從被窩中坐直了身子,判定少女不是自殺。(這個謎底很有趣,我真的沒想到,一直到作者點醒我。)另外一次,關於三角共犯當中的課長是否坐上了火車,還是虛晃一招,也是靠著妻子說的一句話才水落石出。如果久野沒這個老婆,不就很難破案了嗎?警察老婆都這麼神奇,總是會在恰當的時候,把閒話家常的一句話撂下,讓刑警丈夫想通了某個重要的關鍵....

不過,以「粉碎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型」推理小說而言,久野大作鍥而不捨地磨損了鞋子與神經後,總算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以法。



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本篇會提到重要的劇情內容,可能影響你日後的閱讀樂趣。請斟酌之後才繼續往下閱讀。


紅的組曲如同書名的暗示,出現了很多紅的元素:紅色的襯衣、紅色的日記本,以及紅色的血。妻子離奇失蹤的男人,找上了大學時期好友千草檢察官報案。這是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之一。

男人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妻子,在報紙上刊登了兩則非常引人注目的尋人廣告:「比才回來吧,舒曼在等待。」

以及「給比才:什麼都不問,全都能諒解。    舒曼」

這是屬於男人與妻子之間的暗語,源自於當初談戀愛時的書信往返署名。

這已經不是妻子第一次失蹤了。自從兒子因為車禍意外死亡後(被一個戴著紅色安全帽的男子騎摩托車撞倒,對方肇事逃逸),妻子曾經跑到出事地點想找出殺兒子的兇手,恍惚了兩天才回家。

千草檢察官當然接手這件案子,但是峰迴路轉之後,確認兇手就是看似深情尋妻的丈夫。通常有人失蹤或者離奇死亡,第一個被調查的就是跟死者最親密的人。如果是情侶,調查最近兩人的感情狀況是否出問題;如果是夫妻,除了調查感情好不好之外,還要注意鉅額保險費的問題。

不過千草檢察官,跟讀者一樣,由於這個人是主動找上門報案,又提供了那麼多線索,我們很自然地遺忘了這個調查守則第一條。另外,破案的關鍵,也是在於「想當然爾」這一點上。丈夫為了殺害妻子,佈線埋樁,甚至於牽連一個在他公司打工的少年牧民雄,加上當初送兒子就醫並且輸血救兒子一命的大學生。為什麼丈夫這麼恨妻子?只是因為她沒善盡照顧兒子之責任嗎(小孩是跟著媽媽出門時發生車禍的)?

原來,他深愛的兒子不是他的骨肉。兒子的車禍讓他明白了這一點。因為要輸血時,他的血型無法讓兒子使用。

一路看下來,我發現土屋隆夫很喜歡寫親子血緣關係為犯罪主題的推理小說。對女人來說,生下來的嬰兒絕對是自己的骨肉,但是對男人而言,他只能依賴女人的忠實。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小孩這個問題,恐怕困擾了男人很久很久,一直到DNA鑑定技術出現。千草檢察官沒有小孩,但是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他也忍不住思考,如果妻子的子宮孕育著別的男人的小孩,他會不會殺死妻子?

到後來,推理關鍵雖然是找出兇手,但是找出兇手之前,必須先理解兇手殺人的理由。誰有動機?

「紅的組曲」是一本悲傷的小說。被妻子背叛的丈夫設局殺人,甚至又殺了另一個父親的兒子(牧民雄),如果加上見義勇為的大學生,真是血流成河。

我不喜歡這本書當中的殺人原因。跟「天國太遠了」相比,「天國太遠了」裡頭的犯罪是為了自保(當然也是很糟糕啦),但是「紅的組曲」裡頭的犯罪卻是出自自以為是的私人復仇,為了復仇,甚至於把完全無辜的人牽連進來殺掉,真是泯滅人性。


由此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這一本小說的懸疑性十足。歹徒利用藉口將家中的女傭與男主人騙開之後,將剛滿一歲的小女孩綁走,要求鉅額贖金。女主人,也就是小女孩的母親,拒絕讓警方介入,由先生載著,前往歹徒指定交贖款的地點,雖然車上有刑警埋伏,歹徒卻還是成功的殺害了交付贖金的女主人。歹徒是怎麼辦到的?

如同書的封面上所宣稱:「大膽創新的佈局,驚人的不可能犯罪」,這本書寫於1970年,但是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依然有其存在價值。

綁票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犯罪行為。綁的通常是人,其中又以小孩為最大宗,因為小孩容易控制。有時候被綁架的是物品,例如,把一輛車偷走之後,要求對方以十萬塊錢贖回,因為車子不止價值十萬,通常車主會花錢消災。冠軍名鴿也曾經被綁架過,鴿子主人心痛程度就跟小孩被綁架差不多吧?

我看過一部很舊的片子,叫做「暗夜哭聲」,改編自真實故事,由梅莉史翠普主演,敘述發生在澳洲的故事。梅莉史翠普的幼女離奇失蹤,屋子裡頭只有母親與其他小孩在家,現場沒有侵入痕跡,事後也沒有接獲歹徒恐嚇電話,小孩就這麼憑空消失。心力交瘁的母親夜夜祈禱幼女能夠平安歸來,但是後來輿論出現另外一種猜測:是母親殺害了女兒之後謊稱女兒失蹤。

閱讀這本書的樂趣在於作者如何抽絲剝繭地拆開他精心規劃的騙局。我真的被騙得一愣一愣的。有時候千草檢察官好像破案了,但是又馬上跑出一些證明他錯了的證據。反覆推敲之後,距離真相越來越近。




未完待續....

由此進入博客來本書簡介>


終於,來到我最激賞的一本作品了!這本書的書名是最讓我好奇的了。(我是先借這本回家看,之後重新燃起對土屋隆夫作品的熱情,才又跑回去借了其他四本,打算把土屋所有的作品都看完....沒想到,最喜歡的一本先被我看完~~~接著看天狗面具時,真是悶到不行......)

這本書封面畫著一個電話筒。是的,書裡的犯罪起因於一個變態男子的惡作劇電話。書中的「我」---一個在某次意外事件中,喪失性能力的男子,遭遇妻子的外遇事件後(妻子與他工作上的伙伴喪生於偷情飯店的火災當中),從此對所有已婚女子懷抱著惡意,甚至於想嘲弄婚姻中的男男女女那薄似紙的互信基礎,於是打了一通通的惡作劇電話。

他打的不是那種:「太太嗎?你今天穿什麼顏色的內褲?」或者拿起電話不吭一聲,只是拼命喘氣那種變態電話。他打電話過去時,通常找的是男主人,接著以鬼祟的口吻密告對方:「小心你的妻子,她看似貞潔,其實....」如果接電話的是小孩,他也想盡辦法在夫妻之間丟下一顆猜忌的未爆彈---讓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寫下他說的話,然後把紙條交給任何一個大人。(紙條內容:我要告訴你,有松先生和那個女人的關係。那個女人墮過兩次胎,現在又懷孕了。她說要是被拋棄的話,不是自殺,就是拖恭子做墊被。那個女人是我朋友的妹妹。請你注意你先生的行蹤。你知道他在出差地做什麼嗎?請你也別再和那個男人鬼混下去,當個賢妻良母吧。)

怎樣,夠壞吧?真是壞到出油了....內心扭曲的人,往往變成惡魔思想的棲息地,因此這個無法人道的男人每個晚上一定隨機撥通電話給東京都內倒楣的某一個家庭。只有這樣子做,才能讓他入眠。

故事轉折點在於,有一天他隨機打惡作劇電話時,意外得知了一樁兇殺案的進行。他被誤認為女子的行兇共犯,下手的女子匆忙中洩漏的兇殺計畫的執行進度,忽然發現打來的是個陌生人後,趕緊掛掉電話。

但是這已經足夠引起男主角的好奇了。

男主角雖然心理變態,但是熟諳人性弱點的他,有著高超的推理能力。光靠那通電話,他查出了兇殺案發生的地點。但是,他並不是因為無聊才客串金田一,他繼續打電話給犯下兇殺案的女子,光是聽對方害怕的應答,就足夠滿足他了。沒想到,也是因為他的恐嚇電話,又接著導致該女子被殺,更糟糕的是...他剛好在那個時間點到了犯罪現場,留下了有自己名字縮寫的打火機。

就這樣子陰錯陽差的,男主角陷入越來越危險的狀態:他很可能會被當作殺害女子的兇手逮捕,而他無法提出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出人意表的事件接連發生,故事發展越來越詭譎,讀者一邊鄙夷男主角,卻又一邊偷偷的分享他惡作劇之後的快感。當男主角脖子上漸漸被套上繩索時,我們居然也開始替他捏把冷汗。

這本推理小說實在太精彩了,正如封面上所寫:

本格推理的
終極型態
風格丕變的醍醐之作

追尋土屋文學創作軌跡
非讀不可的轉捩佳構

大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tysalad 的頭像
    citysalad

    生活就是...

    citysal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